天后媽祖簡介
天后媽祖生於北宋太宗建隆元年(960)農曆三月二十三日,卒於太宗雍熙四年(987)二月二十九日,是福建莆田湄洲郡巡檢林願的第六個女兒,原名林湄娘,又名林默。自幼聰穎靈悟,成人後識天文,懂醫理,樂於助人,屢次在海上救助遇難之人,還為老百姓驅逐瘟疫,治病救人,深受人們的愛戴和崇敬。人們為感謝其恩德,稱她為“媽祖”,福建話是“母親”的意思。媽祖世稱默娘,娘媽,柄被奉祀為“護航海神”。
年僅28歲的媽祖羽化升天以後,多次顯靈救助苦難。人們在遇到困難時只要求聲“媽祖保佑”,媽祖就會聞聲而至,人們就能逢凶化吉,遇難呈祥。莆田人最初供奉媽祖的廟宇稱為神女廟,神女祠,得到信仰者廣泛熱烈的信奉。鄭和下西洋時,因媽祖庇護有功,奉旨遣官修整祠廟。到清乾隆以後,湄洲媽祖祖廟已頗具規模,成為一座有99間齋房,號稱“海上龍宮”的雄偉建築群。歷代王朝也順應民心支持媽祖信仰。宋代封媽祖為“夫人”;元明兩朝加封為“天妃”;清朝晉封為“天后”。歷代皇帝對媽祖進行了30多次的褒封,其爵位從“夫人”,“妃”,直至“天妃”,“天后”,並被人們尊稱為“天上聖母”。
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授予中國媽祖“和平女神”的稱號。2009年媽祖文化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(信俗類)。目前,全世界媽祖廟有5000多座,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始建年代最早,建設規模最大,祭拜規格最高的媽祖廟,信眾2億多人。媽祖的名字凝聚着千千萬萬海內外中華子孫愛國愛鄉,虔誠向善的心願,媽祖信仰已經成為聯絡海內外華人的紐帶。
美國媽祖基金會成立於2014年,是以弘揚媽祖文化精神為宗旨的公益組織,致力於傳承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1055年的立德,行善,博愛的媽祖文化美德,讓媽祖在大洋彼岸普照信眾。媽祖文化是真善美的化身。她告訴世界人民,中國人民希望和諧,和睦,和平。媽祖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食糧。媽祖更是海峽兩岸及全球華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。媽祖信仰情系海內外華人與台灣同胞,共同爭取祖國的統一,增進中美友誼,促進兩國經濟,文化,學術等多層面的交流。
媽祖神尊德國展神威
雲林縣北港鎮紙塑工藝師蔡爾容,卜雅菡夫妻,以古法製作具有筋,骨,肉,皮的“紙塑”媽祖神尊,有別於一般的“紙糊”工法,極具特色,獲邀參加“德國柏林國際工藝展”。二人將藉此機會在歐洲宣揚媽祖宗教信仰文化。
具《中國時報》報導,蔡爾容傳承家族50餘年的紙藝工夫,一開始以“紙糊”工法製作神尊,後得知中國有失傳百年的“紙塑”工法,耗時20餘年蒐集資料,從古書的隻字片語中加以推敲,終於重現古老工法,吸引新加坡祠廟前來訂制,亦受邀參展中國文創博覽會。
蔡爾容是台灣唯一獲邀參展“德國柏林國際工藝展”的工藝師。北港朝天宮與北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贊助了其前往德國的經費,使蔡爾容德國之行順利成行。
蔡爾容表示,柏林國際工藝展已有50餘年歷史。此次他將以媽祖神尊為展覽主軸,配合其他小型紙塑作品,把中國古老的紙塑工藝以及台灣的媽祖宗教信仰介紹給歐洲民眾。
蔡爾容說,“紙糊”神尊是以薄紙片製作,“紙塑”神尊則是用一層層的竹子紙堆疊而成的“軟身”神尊,兼具柔軟與堅韌,具有筋,肉,骨,皮。若維護得宜,可保存百年以上不毀壞。
蔡爾容指出,製作神尊有各種制材,相稱“一紙,二土,三木,四金銅”,就是指紙塑神尊最為神靈。中國因文化大革命,紙塑工藝已失傳。如今在台灣重現,令中國文創者大為驚嘆,蔡爾容已受邀前往大陸授課。